镇江科技馆开馆后,凭借充满体验感的展览获得广大市民的喜爱,暑期参观者更是络绎不绝。同样,6月底镇江博物馆新馆开馆,通过声光电展示的战斗场景和“会动”的水墨画,令人耳目一新;而今年传统节日期间,南山景区和西津渡都推出了汉服展演活动,吸引了许多00后游客去参加了……这些活动的火爆,其背后的共性就是体验沉浸式文娱正吸引着慢慢的变多的游客和参观者参与其中。
沉浸式项目体验火爆的经济逻辑起点,是人们消费方式的改变。随着时下人们旅游消费的升级,消费需求正越来越多元化,传统的参观式、置身于事外的文旅项目显然已经不能够满足游客需求,所以,更看重新鲜感、体验感和互动性的旅游沉浸式经济则风生水起,而业内人士也认为文旅产业正迎来一个沉浸式体验项目的新风口。
为什么沉浸式文娱旅游项目会深受游客和参观者喜爱呢?在市科技馆参与项目活动的吴先生一家五口就颇具代表性。“这种在游戏中接受知识的方式很有趣,它不再是被动式说教,而是提供线索,然后让你在探索和了解中主动掌握知识!”吴先生笑着说,“家中老人今年60多岁了,原本纯粹是陪孩子过来的,结果在参观过程中,老人也觉得很有趣,玩得很开心!”
在西津渡采访中,记者看到了身着汉服的市民李悦涵,她和记者说:“我很喜爱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这里有古色古香的建筑,传统的商贾文化,着古装就是想体验一下古人的生活状态。”
业内人士也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目前国内中等收入群体已超过了4亿人,同时90后群体也超过了4亿人,这两个群体都慢慢的变成了旅游消费市场的主体,中等收入人群在进入全面小康生活之后,需求更高品质的产品和生活,需要更为丰富的文化精神产品;而90后群体,受教育程度较高,加之这个年轻的群体天然自信、充满创意,所以充满新鲜感、参与度和想象空间的体验式沉浸项目成为他们的首选。”
去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出台《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水平发展的意见》就明白准确地提出要引导和支持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支持文化文物单位、景区景点等运用文化资源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开发沉浸式旅游演艺、沉浸式娱乐体验产品等。
从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来看,沉浸式体验项目的文化旅游市场规模也是慢慢的变大,最好的例证便是国内遍地开花的主题公园产业。而随着虚拟技术、MR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被高科技“镀金”的沉浸式产品慢慢的被更多场景普遍的应用,并获得慢慢的变多的关注。比如,目前市区十分火爆的科技馆;上清湖的音乐灯光秀,让茅山脚下的洲际温泉度假酒店等都成了网红“打卡地”……沉浸式展览、沉浸式演出、沉浸式景区等等都在不断放大“旅游+科技”的娱乐效果。放大新技术在文旅领域的应用,目前,国内以历史背景和文化、古迹资源为依托的“文旅1.0”,正在向以科技为驱动的“文旅2.0”转型。
采访中,业内人士也清醒地认识到,必须把握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新特点、新趋势,用好新技术、新模式,创造新的消费场景,才能推动沉浸式文旅产业迈向新高度、实现新突破。尤其做沉浸式业态时,一定要实现体验经济落地上来,否则,沉浸式可能就只是一朵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