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维导语:从淄博到哈尔滨,以前景区吸引的模式逐渐被城市吸引模式取代。城市是重要的旅游客源地、中转和集散地,也是独立的旅游目的地,在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推进旅游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中都扮演着无法替代的关键角色,发挥着逐渐重要的积极作用。
城市如何脱颖而出,本文绿维文旅围绕城市旅游的三大价值和六大突围重点展开,一起探讨城市旅游的发展。
绿维文旅近二十年来为无数城市,包括厦门、重庆、石家庄、丽江等,做过总体旅游规划、全域旅游规划、城市旅游规划等类型多样的规划设计内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城市旅游需求,欢迎联系绿维文旅,
当下,城市旅游业态越来越丰富,为游客提供了更广泛的消费选择。城市旅游明显地增加了游客的停留时间,焕发了旅游消费新活力,加速形成了旅游消费新业态。与此同时,全力发展城市特色旅游还有利于更好满足游客的情感与审美诉求,提高游客对异地生活的品质获得感。例如,以体验城市购物、餐饮、休闲及娱乐为主“街区夜游”,包括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等,每晚都吸引着大量游客前往消费。
大力发展城市特色旅游大幅度提升了旅游活动的时间与周期,然而同样需当地商业、景区等方面的支持,旅游业供应链中的各相关方都应为城市特色旅游的有序发展而服务,此必定会形成更多的空缺岗位,从而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为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让游客享受到安全、放心的旅游体验,则需提高城市旅游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如此也就要求当地公安机关、工商部门与文旅单位协同监管,在确保上班时间相同的基础上,意味着需聘用更多的服务和管理从业者,无形中扩大了当地的就业市场。
对游客和城市居民而言,城市旅游不仅是新型生活模式,而且还是创设主客分享幸福生活空间的重要途径。
丰富的旅游业态能够有效满足城市居民自身对娱乐及休闲的需求;同时,游客能融入当地生活,体验城市特色文化,同时城市旅游的娱乐休闲氛围有利于游客感受城市特色文化和生活模式。此外,有些地方特色文化只有在旅游中才可展现其“魅力”,比如传统民俗活动、篝火晚会等,此些活动本身就与当地特色文化融为一体,有利于城市特色旅游品牌形象的塑造。
城市旅游想要得到良好的发展,第一步是要解决痛点,疏通堵点,然后才是实现突破!
我们这里是说的痛点和堵点包括又不限于:交通短板、旅游公共服务的短板、旅游供给体系的不足等。只有建成结构完备、标准健全、运行顺畅、优质高效,与旅游业高水平发展相匹配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四通八达的交通体系,才能在吸引客流之后,真正的提升游客的满意度,进一步让游客成为城市宣传员。
全国各地文旅融合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一阶段是文旅融合如何创新突破的问题。
要用文化带飞旅游,不是用传统的文物,而是要用文化精神的创新创意来实现旅游服务产品的突破发展。微短剧、演艺等都是能通过文化创新创意成为城市引爆的吸引点。
微短剧带飞旅游:广电总局自1月启动“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以来,已累计推出59部优秀剧目,既丰富了微短剧的内容生态,在线上赢得观众的喜爱与好评,更在线下带动了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文旅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案例。(微短剧带飞旅游新探索——库车文旅和绿维文旅合作《独库夜未眠》(入选“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第三批推荐剧目))
演艺带飞旅游:“演艺+文旅”成为赋能城市旅游品牌、提振旅游热点的重要力量,带动餐饮、商业、酒店、交通,提升城市的品牌形象和文化软实力。演出市场不断推陈出新,迭代升级,呈现新特征:第一,大型音乐节、演唱会密集;跨城观演新趋势且下沉效应凸显;三四线城市举办比例攀升。第二,旅游演艺和剧场沉浸演出成假日消费新热点,日均演出场次和观众人次亦实现增长。第三,小剧场、演艺新空间崛起,“演出+文创”“演出+咖啡”等跨界特征明显。第四,演出形式不仅有传统的魔术、相声、戏曲、话剧等,无人机、光影表演成为重要的演出形式。旅游演出除了大型沉浸式实景演艺、光影秀,也有一些好的剧场演出、快闪演出、音乐节庆等演出,此外,小型微演艺(如不倒翁、打铁花、单口互动)也成为很多旅游目的地的热点。(林峰:文旅融合与旅游演艺)
逛文博带飞旅游:“文博热”持续升温,逛博物馆、游遗址公园成为旅游新时尚。与传统的博物馆展示方式相比,现在的博物馆开始注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充分的发挥数字化优势,让文物焕发新生。如今,博物馆不仅“颜值”慢慢的升高,同时还拓展着线上线下的产品供给。开发数字IP,开展各种互动活动,开发各类文创产品让游客把博物馆文化带回家,拍摄纪录片,参与文博类综艺……花样翻新的文物与博物馆叙事方式不断出现,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了,也成为城市旅游的吸引点。
国潮带飞旅游:随着国潮国风持续升温,旅游业不断探索新玩法、开发新产品。从国潮文艺作品、博物馆文创到国货商家国潮设计、从国潮主题摄影到汉服体验馆,汉服旅拍、国潮文创、国潮体验等民间传统文化类内容与消费品呈现了爆发式增长。古都古城古街历史背景和文化源远流长,伴随国潮风,这些古都古城古街越来越注重文化场景的营造。于景区或某一景点的入口等区域,通过主题景观构筑物、主题景观小品、主题景观雕塑、主题景观绿化等设计包装,引导游客以体验的方式进入景区或景点内的场景,令游客在一进入旅游场地就能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城市发展仍然需要立品牌,特色旅游城市,特色文化城市,旅游名城,旅游名县、文明城市等,仍然是城市发展的方向标。
以创促建,重在建设。通过创建要求和标准,不断发现城市自身的不足,改短板,疏通堵点。一是逐步提升市民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是逐步优化公共环境,塑造城市美好形象。优美的公共空间和完善的功能服务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构成。要打造安全快捷的交通环境、舒适整洁的生活环境和健康和谐的文化环境。三是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放大创建品牌效应。四是加强完善工作机制,提升长效管理水平。
城市旅游要发腾飞,必须要有夜经济,城城皆有夜间消费聚集区。落实到城市,每个城市都要有一条夜间消费街区。
绿维文旅提出八个夜:夜游、夜宿、夜食、夜游、夜秀、夜娱、夜购、夜赏和夜营。夜是多样化消费模式构成的业态。
夜间消费已成为城市旅游消费领域的新增长点。据商务部的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数据显示,60%的居民消费发生在夜间,95后年轻人是夜间经济的主力人群。
案例: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广西北海老城夜游线路、天津夜游海河——水上游线、上海-夜游黄浦江线路、宜昌交运夜游长江、无锡灵山小镇拈花湾夜景照明等。
康养城市需要具备养老、养生、养病、养心等功能,为将产业做大、做精、做深:
一是要将康养产业(生产)与生活、生态结合起来,对于养老功能,要高于养老院;对于养生功能要高于疗养院;对于养病功能,要高于医院。这是一种个性化、品质化、定制化服务产品和品牌。
二是融入文化和旅游,只不过,这种文化呈现出来的是一种休闲、康养、度假氛围,乃至品味和品质,这种旅游可能以一种旅居的形式来体现;这就要增加文化修养、体育健养等休闲运动业态。
旅游城市应该依托文化,做大研学。研学对于亲子群体和学生群体都有很大的吸引力。研学旅行热背后,是市场对研学需求的集中释放,更是文旅融合大背景下必然的结果。从2018年国家旅游局和文化部合并为文化和旅游部之后,文旅融合这个命题就得到了加倍的关注。
作为文旅融合的典范,研学旅行几乎是无缝隙地把文旅融合到了极致,文化自信从孩子开始,在行走中感知中华文化。研学旅行于无声处的浸润,让文化自信犹如这个春天的秧苗一样在孩子们心灵深处潜滋暗长。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应该开发属于城市独有的研学课程,研学应该不仅仅局限在逛文博,看古迹,更应该增加体验性和动手能力。最后应该做到每个城市都有可以对全国推广的独属于地方特色的精品研学课程。
品牌力,是渠道经营主轴。品牌力是知名度、美誉度和诚信度的有机统一,是指花了钱的人某个品牌形成的概念对其购买决策的影响程度,品牌力绝大多数都是由品牌商品、品牌文化、品牌传播和品牌延伸这四要素在消费的人心智中协同作用而成的。
绿维文旅认为,一个城市要在文化和旅游消费中脱颖而出,在消费的人的心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使城市具有较强的品牌力,强化城市品牌文化,实施有效的品牌传播,进行正确的品牌延伸。
从淄博到哈尔滨都是城市营销成功的典范。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平台发布旅游攻略、美景照片或短视频,不但可以吸引潜在游客的注意,也是提高城市知名度的重要方法。要有营销规划,统一布局,实现营销的最后目标。